石家庄市体育局
 
石家庄市体育局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谋划
发布时间:2020-08-10    来源:信息公开体育局
【字体: 】    打印

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深刻影响和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体育行业作为民生保障重要一环,有着参与人数多、聚集性较强等鲜明特点,受疫情影响尤为突出,体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石家庄市体育局在全力配合防控疫情的同时,主动作为、化“危”为“机”,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体育的独特作用和价值。现将上半年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面临困难挑战
(一)赛事活动取消连带影响较大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市内各体育场(馆)关闭,群众性体育活动取消,赛事活动全部陷入停摆;体育竞赛表演、赛事运营等体育服务业,受到了赛事延期取消的严重影响,直接影响了赛事周边带动消费,导致健身休闲消费降低;由于企业停工停产,体育制造尤其是体育运动装备业也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二)年度任务目标完成难度陡增
2020年正值我市举办每四年一届的市运会之际,赛事停摆使市运会无法举办;全民健身提升工程近年来被列入我市20项民心工程,受疫情不利影响,推进进度较往年同比偏慢;冰雪运动普及、滑冰馆建设等省督查任务事项均因疫情防控导致工作滞后。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好年度任务目标,既是政治任务,也是对我市体育工作的一次检验和大考。
(三)平衡疫情防控和业余训练存在难度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春节假期后,我市各训练单位全体运动员均按要求居家隔离。虽然教练员制定了居家训练方案,通过视频指导、视频反馈、家长监督等多种方式,指导运动员开展居家训练,确保训练效果、把控训练走向,但与实际训练仍有一定差距,存在部分运动员难以居家有效训练、运动员心理调整等问题。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疫情是考验,也是机遇。为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对体育工作的不利影响,我局科学研判形势,创新工作思路,深入挖掘体育综合价值,为城市发展赋能,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一)全面落实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1.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市体育局扎实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始终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摆在首要位置;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共开展中心组学习10次,发布党建信息100余条,充分利用各类平台,强化学习和宣传,扎实推进机关党的思想建设;机关支部、运动学校离退休支部、机关离退休支部、裕彤支部先后完成支委会换届工作,开展2次党员集体政治生日和重温入党誓词活动,扎实推进机关党的组织建设;坚持惩防并举,加强党内监督。开展专项检查,强化监督考核,共查处不遵守请销假制度、午休超时等作风纪律问题2起,切实转变工作纪律和作风。
2.坚持以带促建,形成党群建设合力。坚持把发挥机关工会、团委、妇工委的作用放在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位置,积极组织机关群团组织按照职能开展相关活动。上半年,联合机关党支部、机关工会、妇工委共开展气排球、羽毛球等活动3次,通过开展集体活动,机关党员干部职工之间的感情更加紧密,机关奋勇争先、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势明显增强,党建带群建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二)全面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为疫情防控贡献体育力量
为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满足群众多元化健身需求,结合全市疫情防控部署,我局主动作为、勇于创新,在引导广大群众科学健身、增强体魄,战胜疫情方面发挥了体育力量,开创了我市全民健身发展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群众体育发展的新路子。
1.创新办赛,挖掘体育综合价值。我局利用智慧体育平台开发了石家庄市第十六届全民运动会云健身小程序,线上活动共设置24个项目,当前正在开展云端广场舞大赛、线上马拉松等9项活动,直接参加人数14.86万人,直接参与人次21.21万。与以往线下活动相比,参与人数大幅提升,发挥了体育工作聚民心、提信心、暖人心的重要作用,展示了政府部门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主动作为、化危为机的良好形象,提升了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为疫情防控贡献体育力量。
2.多措并举,带动群众上冰雪氛围。一是丰富大众冰雪季活动内容。举办石家庄市第一届冰雪运动会社会组滑轮比赛办、元旦梦幻雪花跑等冰雪赛事活动。二是促进四季冰雪运动开展。举办了滑冰知识讲座、冰球体验活动、旱地滑轮体验推广活动。三是筹备冰雪体育梦轮滑运动公益推广活动。计划联合支付宝公益开展“一双轮滑鞋一个冰雪梦”公益推广活动,通过向希望小学募捐轮滑鞋、专业体育护具、技术指导的形式,促进乡村学校体育教育和体育运动的发展,圆孩子的冰雪体育梦。
3.以人为本,加快完成全民健身提升工程(20项民心工程之一)。双创双服“全民健身提升工程”工作任务中,目前已开展大型群众体育赛事和活动11项,完成年度任务的64.7%;已开展8项冰雪赛事和活动,完成年度任务的40%;已完成品牌亮点特色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完成年度任务的100%;已完成52个健身工程建设,完成年度任务的52%;已超额完成上半年规定任务。
(三)科学制定训练方案,确保竞训水平恢复提升
2020年上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包括业余训练组织开展在内的既定工作谋划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我局结合客观实际,及时调整应对,确保了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的不下降和有提升。
1.积极应对东京奥运会延期。东京奥运会延至2021年,对我市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在东京奥运会谋求好成绩和我市竞技体育谋求高水平突破造成一定影响。我局积极配合国家、省相关运动队,保障好我市培养优秀运动员调整心态、稳定情绪,继续扎实备战东京奥运会,同时抓住延期时机,争取有更多运动员能进入中国体育代表团名单。目前,我市备战东京奥运会重点运动员巩立姣、孙颖莎、常园、张璐琦分别在北京、正定等地进行紧张训练。
2.全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春节假期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项目均未能复训,我局结合实际、创新模式,组织各项目借助微信、钉钉等平台,开展“云训练”,训练内容由技术训练为主调整为基础训练为主,同时做好运动员的防疫常识普及、文化课学习督导和心理疏导、情绪安抚等工作。疫情防控转为常态化后,我局坚持疫情防控和有序复训两手抓,规范指导各项目分项目、分年龄段自6月初开始安全、稳妥、有序、科学复训。截至目前,各项目重点队员已经基本恢复系统训练,即将进入夏训阶段。同时,根据复训后的摸底情况,大部分运动员保持了较好的竞技水平。
3.继续推动体教融合。以贯彻落实深改委《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和迎接省体育局体教融合大调研为导向和契机,对我市体教融合现状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深入剖析,寻找存在的瓶颈和堵点,为下一步强化体教融合工作奠定了基础、明确了方向。同时,加强了长安区省级体教融合示范区建设,为6所学校配发了包括轮滑鞋在内的体育训练器材装备。
(四)探索“体育+”发展模式,挖掘体育产业价值
1.加快推进市级公共滑冰馆建设。为确保市级滑冰馆建设顺利推进,我局先后协调市政府三次召开专题调度会,专门研究解决市级滑冰馆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目前,石家庄市气膜滑冰馆项目已经于6月22日在石家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组织开标,29日与中标企业签订供货合同,现已经启动建设程序,计划于10月底前项目建成投用。
2.督导完成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落实省发改委、省体育局、省教育厅三部门在唐山市联合召开的全省加快推进足球场地建设现场观摩会议精神,我市公共足球场地建设目标是151块,目前已建有185块公共足球场地,超出34块,提前完成年度任务目标。
3.探索“体育+”发展模式。我局借助“体育+网络”新模式,在线上活动中宣传本地的旅游、文化资源,促进我市文旅产业复苏;以举办体育消费季活动为契机,整合全市体育产业资源,发放体育福利,打造政府、企业、群众全社会参与的线上运动体系,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4.完成我市体育产业和场地统计调查工作。按照省体育局新的统计口径,对名录库数据进行了较大范围的调整归类,核实归类信息7800余条,并高质量通过省局验收;在2018年度体育场地调查数据基础上,按照新的统计调查口径,组织人员进行实地调查,按时保质完成了2019年度石家庄市体育场地统计工作。
(五)创新赛事宣传方式,提升体育文化内涵
1.不断提高策划宣传能力,进一步提升城市影响力。上半年,我局成立了融媒体中心,并与河北广播电台达成战略合作。“全城热练”自媒体各平台累计发布信息2700余条,阅读量和播放量940多万;开展了“全城热练”云健身系列活动,发布线上活动相关报道400篇,精选线上活动项目进行直播,7场直播观看人数超100万人次,线上活动关注度超300万人次;协助中央电视台拍摄《传奇中国节·端午》纪录片,节目于端午节当天在央视四套播出,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城市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得到大幅提升。
2.创新宣传工作思路,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以体育消费季为契机,对全市体育健身场馆、体育商品制造公司等体育产业公司进行了宣传推介。主动联系省内其他体育产业公司,共享体育资源和信息,目前已经促成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减轻了企业运营压力。此外,通过线上活动宣传,共吸引了15万潜在体育消费人群,极大地促进了体育消费市场回温。按照每位体育爱好者每年在购买运动鞋、运动服等体育装备上花费500元计算,保守估计仅此一项的消费可达7500万元。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群众的体育休闲健身需求日益高涨,社会各界对体育的综合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体育行业发展将迎来一次显著新的增长。下半年,我局将从以下几方面继续发力,促进体育工作发展。
一是继续增进民生福祉,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继续广泛宣传,把体育“治未病”的理念植入人心,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中主动做为。进一步加大科学健身普及,丰富体育产品供给,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健身需求,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是继续做实做细服务,不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继续深化“全人群”、“全周期”理念,通过创新为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体育产品,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满意的体育公共服务,助力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的发展。
三是继续挖掘产业价值,把握体育工作发展新机遇。继续发挥体育产业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特点,重点在拉动体育消费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好疫情后爆发式的体育消费需求,瞄准体育消费新热点,增强体育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为省会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体育动能。
四是助力冰雪强省建设,参加河北省第二届冰雪运动会。按照河北省第二届冰雪运动会竞赛规程,积极筹备,提前组队,确保圆满完成比赛任务并力争取得好成绩。
五是举办石家庄市第二届冰雪运动会,指导县区级冰雪运动会开展。举办好石家庄市第二届冰雪运动会开闭幕式和各项比赛;以冰雪运动会为契机,办好大众冰雪季活动,加快冰雪运动普及推广;指导22个县(市、区)举办第二届冰雪运动会,重点突出鹿泉区、正定县两家河北省级冰雪示范县、区,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冰雪活动。
六是科学有序恢复体育赛事活动,推动体育行业复工复产。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安排部署,严格落实我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科学、安全、有序、积极恢复体育赛事和活动,推动体育行业复工复产,加快恢复经济社会正常秩序。
 
石家庄市体育局
2020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