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4月1日,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聂瑞平同志到我市就群众体育“两大工程”建设、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业训)、体育产业发展等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在两天时间里,聂瑞平局长先后深入栾城县、鹿泉市、新华区、开发区、桥东区,实地考察了栾城文化公园、栾城镇聂家庄、鹿泉海山公园、鹿泉市宜安镇宜安村、开发区火炬广场、心海假日羽毛球馆、新华区浩林公园、桥东区中体倍力健身俱乐部、市体育运动学校、市水上运动项目中心等地。实地调研结束后,听取了体育局局长唐青同志关于石家庄市体育工作情况的汇报,局领导班子和机关各处(室)、各场(校)主要负责人参加了汇报会。聂瑞平局长调研期间,市政府副市长张妹芝和刘晓军同志会见了聂瑞平局长一行,并与聂瑞平局长交换了意见。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唐青同志陪同调研。
唐青同志在汇报中说,近年来,在省体育局和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市体育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一是群众体育展现新思维,全民健身焕发新活力。采取下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降低百姓健身门槛等措施,将社区运动会、全民健康跑、环城自行车赛、元旦万人长跑这四大活动,按照四季气候特点及活动时间节点等特性,进行了阶段性布局,全力唱响“全民健身精品活动四季歌”;城区公园广场体育健身工程和农民全民健身工程建设有序进行,目前我市全民健身路径总数已达1085条、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334个、体育健身苑7个、全民健身工程42处,每天均有上万人次进行健身活动。二是竞技体育实力明显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不断巩固。以打造竞技体育精品工程为重点,“精细化管理”为步骤,制定了《我市高水平竞技体育“精品项目”发展战略规划》,出台了与之配套的7项措施,常年在7个训练基地、17个业训网点、130多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开展22个竞技项目的训练,参训学生约5000余人。三是以健康产业为平台和支撑,体育产业呈现良好态势。目前我市体育经营场所设施总投资额2.5亿多元,开展体育经营项目28项,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得到了持续、较快发展,体育健身娱乐业正日渐成为我市的特色产业;截至2009年底,我市共有体育彩票投注站860个,累计销售额17.65亿元,连续9年位居全省前列。四是切实抓好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竞赛环境。要站在大局的高度、育人的高度、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今年的省运会上,如出现兴奋剂问题,一经查实,将实行“一票否决”制,给予严厉的党纪政纪处分。
在认真听取汇报和实地调研后,聂瑞平局长对我市体育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石家庄市体育局一班人精神面貌好,工作热情高,工作思路清楚,工作目标明确,各项基础工作扎实,重点工作推进有力有效,石家庄体育工作具有自身特点,形成了品牌特色,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聂瑞平局长对石家庄市体育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一是要抓住机遇,强力推进省会体育强市建设。北京奥运会以后,国家、省领导对体育工作空前重视,再加上我省三年大变样、“十一·五”后新一轮的城市修编、新农村建设工作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以及全省体育工作者谋事业、想事业、干事业的热情等利好因素,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牢牢抓住这一有利形势,深入推进石家庄市体育强市建设。二是要打造精品,省会城市要在推进体育强省建设中打头阵。群众体育方面,要抓好整体规划,解决好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营造效应、突出亮点、打造品牌;竞技体育方面,要创造公平公正的参赛环境,逐步恢复各个县(市)的业余训练,根据每个县(市)的不同特点,采取体教结合、业余体校等多种形式造精品、出人才;体育产业方面,要突出省会城市的地位,围绕“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建设,完善各项功能,并不断培育市场、活跃市场,要发挥省会的独有优势,加强省市联合,实现效益最大化。三是要精心谋划,制定好体育工作“十二·五”规划。一定要站在石家庄市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下,站在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的背景下,站在建设体育强省、强市的背景下,站在全局、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度来谋划,要跳出体育看体育,加快职能转变,制定出符合国情、省情、市情的“十二·五”规划。
通过两天的调研,聂瑞平局长对我市体育工作取得成绩非常满意,希望石家庄市体育事业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辉煌的成就,为建设沿海体育强省做出新的更大贡献。